事關甲烷排放!湖南省生態環境廳等12部門聯合印發通知
2025-04-24
0次
為貫徹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和甲烷控制協同,科學合理有序控制甲烷排放,湖南省生態環境廳、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12個部門共同組織編制了《湖南省甲烷排放控制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推進甲烷排放監測、核算、報告和核查體系建設。重點提出探索推進甲烷排放監測試點、配套建立甲烷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制度、提升甲烷排放數據信息化管理水平等任務。
推進能源領域甲烷排放控制。重點突出甲烷資源綜合利用,推進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示范礦井建設等重點任務。
推進農業領域甲烷排放控制。重點提出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科學控制腸道發酵甲烷排放,有序推進稻田甲烷排放控制等重點任務。
加強垃圾和污水處理甲烷排放控制。垃圾處理甲烷排放控制方面提出垃圾源頭減量、分類回收及資源化利用,加快健全城市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體系建設;污水處理領域主要聚焦污水收集效能提升,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建設,強化污泥無害化、資源化配置處置能力,加強沼氣回收利用。
文件原文
為貫徹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和甲烷控制協同,科學合理有序控制甲烷排放,省生態環境廳等12部門組織編制了《湖南省甲烷排放控制實施方案》,現予以印發,請結合實際做好組織實施。
一、主要目標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部署及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中,在推進“美麗湖南”建設中,堅持系統觀念,統籌實施,處理好減排和發展、安全的關系,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低碳轉型為引領,以夯實甲烷控排基礎能力為關鍵,以資源利用、協同控制、技術應用創新為手段,推進甲烷控排監管體系建設,推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快構建甲烷排放綜合控制新格局,有力有序有效控制甲烷排放。
“十四五”期間,積極貫徹落實國家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推動技術和標準體系應用與推廣。甲烷排放統計核算、監測監管等基礎能力有效提升,甲烷排放控制和資源化利用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種植業、養殖業單位農產品甲烷排放強度穩中有降,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和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置率穩步提升。
“十五五”期間,甲烷排放控制政策、技術和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甲烷排放統計核算、監測監管等基礎能力明顯提升,甲烷排放控制能力和管理水平有效提高。煤礦瓦斯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種植業、養殖業單位農產品甲烷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甲烷排放監測、核算、報告和核查體系建設
1.探索推進甲烷排放監測試點。在現有生態環境監測體系下,在重點領域探索開展甲烷排放監測試點,逐步推進甲烷環境濃度監測,探索推進建立地面監測、無人機和衛星遙感等天空地一體化的甲烷監測體系。(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配套建立甲烷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制度。積極貫徹落實國家重點行業企業甲烷排放核算和報告制度,推動甲烷排放量化管理。依托國家甲烷排放核算、報告和核查制度,逐步推進相關制度及機制體制配套建設。配合推動煤礦、養殖場、垃圾填埋場以及污水處理廠等大型排放源定期報告甲烷排放數據。以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工作常態化推進甲烷排放常態化核算工作。通過核查、抽查、現場檢查等工作方式穩步提升甲烷排放數據質量。(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提升甲烷排放數據信息化管理水平。配合推進溫室氣體排放數據綜合管理系統建設。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強省級甲烷排放數據采集、分析與利用信息集成,促進跨部門數據共享。鼓勵探索開展大氣甲烷濃度反演排放量模式、反演數據與核算數據校核方面的研究。(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推進能源領域甲烷排放控制
4.強化甲烷資源綜合利用。提升甲烷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鼓勵引導煤礦企業加大煤礦瓦斯抽采利用,推動形成以用減排的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及資源化利用格局。完善22處煤與瓦斯突出礦井的瓦斯抽采系統,推動完善能抽盡抽、可用盡用。積極提高煤礦瓦斯(甲烷)利用水平,持續拓展高濃度瓦斯利用途徑,重點建設一批瓦斯抽采利用示范礦井,加強資江、浦溪、黃牛嶺、三五、坦家沖等五處煤礦瓦斯發電站的運行管理,推進金雞煤礦瓦斯發電站建設,提高瓦斯利用效率;鼓勵有條件礦井開展低濃度瓦斯氧化蓄熱利用,全面推進高中低全濃度瓦斯利用。推進關閉煤礦瓦斯綜合治理與利用,選擇停止開發的瓦斯富集礦區,對瓦斯涌出較大、開采較深、涌水量較小的廢棄礦井,在安全性可行情況下開展廢棄煤礦瓦斯抽采利用試點,建設配套瓦斯發電站,提高資源利用水平。加大資金投入及政策扶持,到2025年,全省年瓦斯抽采總量達到3500萬立方米左右,年均瓦斯利用總量2000萬立方米。(省能源局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應急管理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文章來源:湖南省人民政府網
如有侵權聯系刪除